当前位置:奈落>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0715章 假到真时假亦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715章 假到真时假亦真(1 / 3)

至于邓艾那招黑虎掏心,那也非常耐人寻味。  因为原历史上,邓艾后面镇守曹魏西边战线,对凉州的胡人多有安抚。  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鲜卑已经大量涌入凉州,甚至雍州关中等地。  邓艾随钟会灭蜀汉时,所领的大军里,就有不少的胡人。  如果韩家在鲜卑人有那么大的布局,那么蜀汉被灭时,他们说不得还真派了人去看戏,甚至还藏了身份参与。  看着冯永就这么直愣愣地站在那里,脸色忽阴忽晴,韩龙吃不住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他试探着叫了一声:“君侯?”  冯永这才惊醒过来,自失一笑:“哦,无事。就是想起了一些事情。对了,方才我们说到哪里了?”  “拓跋部。”  “对,拓跋部。”冯永点了点头,重新坐下,沉吟了一下,问道,“我记得,韩壮士你是幽州人士?”  韩龙回答:“正是。”  “那为何会来汉中?”  “不敢瞒君侯,某与幽州刺史王雄王元伯有旧,王元伯当年曾受安定太守孟达所荐,所以这才能任幽州刺史之职。”  (注:此孟达乃是前安定郡太守,非是被司马懿所斩的那个孟达。)  “三年前孟太守逝去,王刺史担忧故人遗孤,欲派人送信给孟家后人。正好某也欲到中原游历,所以便到了关中。”  “某送完信后,恰闻汉中南乡兰陵笑笑声之名,故便转至汉中。”  说到这里,年纪已经不小的韩龙脸上竟是现出向往之色,“初入南乡,一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便如暗夜里见曙光。”  “二读《侠客行》,就恨不得能以死相报。”  想起那铁画银勾,如血殷红的《侠客行》一文,韩龙吐出一口气,站起身来,对着冯永郑重抱拳。  “某这一生,所重者不过数人,而所敬者,唯二人。一是兰陵笑笑生,为吾辈正名,二是冯郎君,为吾辈指路。”  冯土鳖老脸一红,连忙站起来还了一礼:“韩壮士言重了。”  韩龙看向冯永,感叹一声:“君侯待人,当真是不拘世俗。”  “君侯以贵重之身,待人却以布衣交之礼,怪不得能以非俗之见看待游侠之士。”  冯土鳖脸上都快要笑出花来了,嘴里却是谦虚道:“韩壮士请坐,请坐。”  两人重新坐定,冯永称赞道:“韩壮士之徒刘浑,从戎报国,在军中立下不少功劳。”  “韩壮士又甘屈于役夫之列,杀强贼于危急之间。你们师徒二人,当真是可列一段佳话。”  韩龙听到这个话,脸上却是有些不好意思。  “君侯过誉了。刘浑虽是胡人,但早有建功立业之心,某所能做的,只不过劝他投靠冯郎君罢了。”  “至于某,更是因为答应了夫人所托,暗中保护君侯。因为只要某能保护君侯一年,夫人就答应告知兰陵笑笑生的线索。”  “咳咳咳……”  冯永一下子被口水呛住了。  自己这两个婆娘,是不是太黑心了一点?  很明显,四娘应该是已经知道了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  要不然,擅长拳脚说话的正室大妇应该是想不出这么黑心的主意。  至于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表明兰陵笑笑生的身份,当然是因为风气使然。  毕竟堂堂一个君侯,不好好读书,却去写那些什么野史传记小说,光这一点都能让人给喷成狗。  至少在正经的读书人眼里,小说家这种下九流,终是上不得台面。  虽然他们可能也会在人后偷偷地读小说。  但表面上肯定是要唾弃的,口嫌体正直,不外如是。  即便是在千余年后,武侠小说也曾被视作精神瘾药,或视作猛兽洪水。  “不知韩壮士寻那兰陵笑笑生做什么?”冯永奇道,“莫不成也是要问当年韩王信之事?”  韩龙摇头,“先祖所为,后人早已知晓,又有何所问?某久仰冯君侯之名,故让刘浑效力于君侯马前。”  “某亦久慕兰陵笑笑生之名,身为游侠儿,若不能见兰陵笑笑生一面,当真是平生之憾。但若侥幸能得其教诲,虽九死亦无悔。”  又是一脸的向往。  冯永看到他这模样,心里又喜又憋。  喜的当然是自己竟然这般受游侠儿的推崇。  憋的是偏偏不能自我承认,这种感觉就如同是便秘一样,拉不出来的时候,挠着墙几欲发狂。  冯君侯用了好一会时间才稳了稳自己的情绪,“既然韩壮士是受夫人所托,那不如就跟在我身边,不要再做那些役夫之事。”  韩龙摇头,推辞道:“谢君侯美意。君侯部曲,军纪严明,乃是世间少有的精卒,而某却是不惯受拘束。”  “若是跟在君侯身边,却是不自在,说不定还会坏了军纪。不如就让某继续做厨子和马夫,也好隐藏身份。”  “说起来,君侯军中的厨子,却是手艺不错,做出来的东西,比起外头好吃多了……”  冯永:……  看着韩龙称赞自家厨子,冯永咳了一声:“就是怕委屈了韩壮士。”  “无妨。”韩龙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他摆了摆手,“某进入军中当役夫,曾被夫人授予役夫长之职。”  “平日里干活也就是搭把手,再说了,某力气大,干这些杂活,也是轻松。干活不要紧,主要是吃得好……”  堂堂一名高手,就这追求?  冯君侯嘴角抽了抽。  不过冯君侯终是经过风浪的人物,最后他还是记得自己的大汉将军身份,不能忽略了正事。  虽然秃发阗立也曾对他说过鲜卑一族的情况,但秃发部南迁已有近十年,能说与他听的,最远的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