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奈落>历史军事>亮剑之敢死营> 第222章 自己被耍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章 自己被耍了(1 / 3)

筱冢义男何尝不知道,要利用高空视野,问题是,先进的高空高速照相侦察机他手底下没有! 现在他手里的侦察机要不就是低空侦察,要么就是高空使用望远镜侦查。 但是使用望远镜,你必须要用肉眼察觉到地面上的不对劲,然后再用望远镜往下看。 因为没有谁在高空中,把望远镜杵在眼前一直往下看,那是在找死,不是侦察。 在一定的高空高速移动下使用望远镜往下看会造成眼睛有一定的充血,就跟一个眼睛完好的人,你非得让他去戴近视眼镜一样。 而在高空中,低速飞行根本就不现实。 低于3千米,就被打下来了。 已经有两架侦察机,飞抵敌人的阵地上空去侦查没注意高度,被打下来了。 这个时候的八路军,已经不是没有防空武器的时候了,低于3千米高度的飞机,很容易就被对方给打下来。 但是,飞行高度超过3千米的飞机,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飞在这个高度,因此也失去了大部分侦查的意义。 这也是需要侦察尖兵前去搞清楚前方状况的原因。 你就算是想步炮协同,你也得知道你的大炮该炸哪? 哪怕到了79年,我们跟猴子打起来了,也依然需要大量的侦察兵过去侦查对方的阵地以及炮位。 那时候的飞机不更好,高空侦察不更精确,为啥还要地面侦查? 还不是高空侦察总有它的局限性,只属于大范围的排查,不适合精确的了解侦查。 所以,现在的筱冢义男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不进行详细的侦查,那是会吃大亏的。 他并不认为自己五六万人马,就可以在这些地方占据人数优势。 哪怕他有坦克大炮等重装备,对方也不虚他呀! 对方现在连飞机都不虚。 根据柳生林下溪以及山本一木的情报,对方的根据地,几乎全民皆兵,连老百姓都全副武装,就连七八岁的小孩子打100米的靶子,也都能打上靶。 可不是以前那些看的人挺多,但一年到头摸不着几颗子弹,枪法不好得凑近了,放近了才能打得中的。 根据山本一木摸清的情况,所有能扛得动枪的百姓,要是全部拎出来上战场,在他们的熟悉的环境上比一般的国军精锐还要能打。 而且,这半年一年来,人家的老百姓也并不只是训练而已,还有民兵队长带他们出根据地执行任务,打打据点什么的,见见血,听听枪声,不是什么没上过战场的新丁。 但他也不是以山本一木提供回来的情报为主,难道没有情报就打不了仗吗? 用优势兵力碾压过去不行吗? 难道没有优势兵力,大日本帝国皇军就不敢打了。 其实也不是,日军的战斗习惯,非常重视情报是没错,但也不是太过于依靠情报。 他们也依靠自己的感觉,有时候没有情报也一路碾压过去。 但是,前提是他们能碾压的过去。 能不能行,这个很明显,日军的战斗习惯就是先碰一碰,你要是弱,他就硬啃上来。 你要是顶住了,他就再努力努力,然后以更优势的兵力再打过来。 可你要是马上给他一个迎头痛击,他会马上退回去收集情报,然后再找寻漏洞,包抄到后面。 在淞沪会战以后的很多战斗当中都是日军先正面刚你,然后正面刚不动,马上派出侧翼包抄到后面,从后面打你,三面合围。 当时很多部队就是正面硬刚的时候他们不虚,但一旦日军穿插到了后面,从后面打他们,他们就崩溃了。 现在,他对付眼前的李云龙阵地,就是想来这样把势。 刚开始,他的先头部队跟对方的人来了一场硬碰硬之后,没占到便宜。 李云龙此时哈哈大笑:“这一仗打的痛快,老子的团5000人马,跟鬼子的一个师团硬碰。 筱冢义男一定不知道,老子阵地前的那层浮土下面,那是实打实的钢筋混凝土,半永备工事。 老陈,我可是从你的水泥厂那拿的军用水泥,你的水泥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半永备工事,要是扛不住鬼子的火炮。 你小子可得赔我搞一批迫击炮,货不对版,你得赔偿不是! 对不对!” 没错! 在陈山河的建议下,在外界通往李云龙根据地的几条必经之路,都已经让李云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关键点钢筋混凝土半永备工事的浇筑,配合密密麻麻地道,再加以伪装。 经过陈山河的评估,如果筱冢义男没有底气进行范弗里特弹药量的轰炸,是没有办法破坏这些半永备工事的。 这就是李云龙用一年的时间,再加上陈山河水泥厂钢铁厂的支持,配合山区地道搞出来的防御体系。 刚开始李云龙还认为,在这种遍地是矿,到处是石头的山区,想要挖出这种密密麻麻的地道防御体系,会很难。 可是他却不知道,在未来的52年十月,在鸭绿江南边,有闻名世界的597.9高地,537.7高地之战,也称之为上甘岭。 那个地方也是山石遍地,在那一些地方,志愿军也能以最短的时间内,挖出了适合作战的坑道。 更何况,李云龙有那么长的时间。 所以在陈山河坚定的支持下,李云龙真的就在自己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上,挖掘了山体内如蜘蛛网一般四通八达的地道,也浇筑了足以扼守咽喉有很强防御的半永备工事。 经过精确计算,这里的各个半永备工事配合起来,能打击到攻入自己阵地的所有位置。 而且,根据计算,李云龙建造起来的钢筋混凝土的半永备工事位置,可以借助山体避免大部分炮火的直射打击。 这就是现代工业资源下,支持的战斗。 所以李云龙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