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奈落>都市言情>1928:巨商崛起> 第一百四十九章 令少帅震惊的二少爷(二合一,还有一个大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九章 令少帅震惊的二少爷(二合一,还有一个大章)(1 / 3)

两人来得很不巧,他们到达上海滩时,正好赶上一场特大暴雨。

暴雨突至,带来不少淤泥,江水四处蔓延,上涨的水位一下子淹没了县城区地势比较低的区域。

上海海拔很低,是全球最容易遭受洪灾的城市之一。

1920年夏,由于黄浦江暴涨,城市基础设施又十分薄弱,公共租界最重要的一片区域就曾被江水淹过,主要街道几成泽国,马路上齐腰深的大水令人惊恐,唯有领事馆等地附近的有轨电车在水中照常运行,其他交通工具几近瘫痪,黄包车夫更是只能在水浅之地简单拉车,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洪水之中。

各个码头港口淤塞严重,排水量稍大的轮船根本开不进来。

笃——

汽笛长鸣。

一艘来自香江的轮船就停在距离十六铺码头几十米远处的江水中。

暴雨下,穿着中山装的年轻男人和撑伞的旗袍女人来到甲板,愕然发现轮船没有入港,四面全是江水。

“怎么停下了?”年轻男人压低毡帽,低声询问身旁的船员。

船员连忙解释道:“少帅稍等,码头处淤住了,我们这个吨位的轮船开不进去,已经联系了十六铺码头的负责人,他们安排了几艘小快船过来接应,有淞沪警察厅的警员,还有青帮的兄弟们,少帅莫要担心。”

“唉,没想到北方还在闹旱灾,南方却在发大水。”张少帅叹了口气,问船员取来两件救生衣,一件给了夫人于凤至,一件自己套上了。

不到片刻,十几条小船呼啸而至,井然有序的靠近轮船。

这艘轮船是自香江驶来的客轮,只有少数人知道少帅夫妇也坐着它绕道来到上海滩。

毕竟现在南北局势还在胶着之中,少帅已经在七月,八月两次推迟了校长建议的“改旗易帜”事件,此时他秘密带着夫人南下,若是让太多人知晓,容易引发舆论危机。

少帅这一次南下,一是为了给陆昱晟的百乐门捧场,毕竟自家夫人投了几十万大洋在里面,夫妻俩都是百乐门的名誉股东;一是为了散心,排解近期烦心的政务。

自从皇姑屯事件后,少帅一边承受着丧父之痛,一边还要面对日寇的威胁,慢慢收拢东三省的各個势力,以免有心人使坏作乱,除此之外,他也要防着铁路那边苏联人的蠢蠢欲动,以及应对校长的步步紧逼。

长时间紧绷的神经偶尔也要放松一下,因此他便带着于凤至悄然来了上海滩。

两人穿好救生衣,被船员用绳索绑住腰部,顺着船身缓缓落到小船上,其他轮船客人也纷纷下船,一起乘坐小船慢悠悠进入十六铺码头。

坐着少帅夫妇的这艘小船只有他们两个客人,其余都是淞沪警察厅的便衣,四周环绕的六七艘小船上也是陆昱晟和王虎委派来的保镖,务必要保障两人的安全。

马永贞身为小队长,也在这艘小船上。

在少帅夫妇入港前,他便给叶洛打了电话,告知二少爷此事,生怕少帅夫妇的到来会使百乐门与黑猫舞厅的竞争失衡。

码头外侧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挖泥船,它们日夜疏通河道来缓解暴雨带来的压力,可惜只要暴雨还在下,这些工作便徒劳无货。

许多货轮没法第一时间进入码头,货物一直在江上漂流,多待一分钟,就是大量真金白银在流逝。

码头处不少小公司老板呼天抢地,希望码头帮和青帮能派遣人手继续疏通航道,方便他们的货船入港,但却没得到丝毫回应,有几个哭得泪流满面,以头抢地,让人不忍卒视。

“唉,一场天灾就不知道会让多少中小型公司破产,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工业力量不够。”张少帅心中感慨,他在北方大力发展与推广工业化,目的便是强国强民,至少让民众和商人有一定的抗灾能力。

可惜国内自推翻满清后便军阀战乱不休,大家都急着招兵买马,天天用枪杆子打来打去,却不事生产,搞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

本有些实业救国理想的商人也被一波又一波军费逼得走投无路,要么举家逃离国内,要么转行做容易捞金的房地产和金融,没有实业就没有未来!

“听说要和陆老板竞争舞厅生意的那位二少爷是难得一见的年轻实业家,不知真假。”于凤至挽着他的手臂笑道,“这年头,商人重利,没几个好货。”

“上海滩的商界此前一直被旧派商人垄断,但听说整顿过后,已经有了新气象。”张少帅笑着摇头,“说实话,我还挺想见见这位二少爷。不说别的,他的叶氏慈善基金会在鲁省是真的做了实事,如今蔓延至津京地区,上次我去天津,就听到不少人说他是大善人,真正的国民实业家。那谁...孟家戏班的红牌,不是也以叶氏的名义义演了几次吗?”

“冬皇,孟小冬。”于凤至爱听戏,对此事倒也知晓不少。

孟小冬千里迢迢南下来叶氏大世界帮叶洛撑场子,随后返回天津,正式复出,孟家戏班开演后万人空巷,着实吸引了不少名流前来瞻仰冬皇之风采。

几次完美演出后,孟小冬一连在天津举办了三场义演,所得收入全部交付叶氏慈善基金会,一时被各大报纸大肆赞美,引为佳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