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奈落>都市言情>1928:巨商崛起> 第416章 两个大空头的会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6章 两个大空头的会师(1 / 2)

民国十八年(1929年)9月4日。

纽交所对外公布了所有股票和债券的总价值,从1924年年底的270亿美元上升到1929年9月初的890亿美元。

但在此期间,纽约银行向经纪商发放的贷款却很少,说明用于股票投机的信贷流来自非银行系统。

大量证据表明,资金正从全球各地流入,为华尔街的放贷热潮提供持续火力。

尤其是英国资本的两次扩充,将近4000万美元的股本入侵美股,让白宫高层们也开始了担忧。

为此,美联储曾在7、8月份接连加息,上升利率。

1929年7月,美联储已经尝试通过提升利率来中断股市的上涨,但这种行为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因为加息是通过减少经济活动、威胁企业盈利增长和破坏股票的基本价值来实现影响的。

尽管如此,但在期待高资本收益的环境中,利率上升太小,无法阻止更多借贷和投机活动。

这波狂潮在9月初又被点燃了。

9月4日上午开盘前,纽约诸多证券投资公司联名召开了一次盛大的金融记者会,目的不言而喻——

帮助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继续吸引游离资本进入美股。

他们声称“昨天是股票市场所创造的一连串连续不断的新高纪录中的又一次新高”,再不快点上车,就晚了!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往往是最有效的骗人手段,即便今天开盘时,道琼斯指数在往下走,依然有无数的新股民挥舞着手里的美钞,不要命的往各种证券投资公司里跑。

上午十点,纽交所交易大厅里挤满了投机者,每一个坐位都有人占着,所有的眼睛都紧盯着大黑板,上面有没完没了的字母和数字在被书写——全是纽交所的销售记录和各种股票的行情。

股票行情收录器几乎跟不上今天的交易,因为交易量太大,尽管对1929年来说不算什么:一天的成交总量可能高达450万股。

交易大厅里大概有一半人是以保证金购买股票的,在整个美国,有无数人用借来的钱投机,同时还有几百万人满怀希望地盯着每天的市价波动。

不久前才被慧欣做空,一口气赚了740万美元的美国钢铁公司,今天一开始,股价就朝着100美元逼近。

安纳康达铜业公司是130.85美元,美国电话公司是302美元,通用汽车公司是395美元,通用电气公司是71美元,美国无线电公司(最近总公司已经把它的股票一分为四),按新基数的报价是99美元(如果按老基数是495)。

早早来到纽交所的刘学农死死盯着这些数据。

昨晚慧欣姐又去找叶洛抵死缠绵了,估计现在还在他的kua下承欢。

他独自一人来这儿观察美股动态。

“陷入温柔乡的男人,手里的枪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快和准。”

刘学农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部烂俗西部电影里听到的这句台词。

但他很认同这个。

二少爷的枪已经不行了。

他的双眼里满溢而出的欲望和楼下的投机者们别无二致。

每每想到慧欣姐那少妇般的身体,他都有种口干舌燥的感觉。

明明初识时,就是一个大波浪的孕寡妇,完全没有吸引他的点。

为什么现在就和美钞一样,让自己日思夜想,难以忘怀呢?

刘学农搞不懂。

但他知道,就像此时这些离谱的股票价格,明明高得有些荒谬,却无人提出质疑。

“也许大家都疯了吧,但那又如何?昨天一天,我就赚了50万美元!我老爸在华人街给人擦皮鞋,擦一百辈子都赚不到5万美元!”刘学农今天开盘就把大量资金投入了这些股票中。

同时,他通过鸿星联合集团副总裁的身份,成功绕过慧欣姐联系上了诸如爱德华·沙逊之类的富二代。

他们有钱,有权,有人脉,有资源,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听说连民国工商部长孔祥熙都来炒股了。

这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刘学农蛊惑着大量民国股东抄底刚被大量抛售在市场的哈特里公司股票,誓要成为这家公司在纽约的第一大股东。

说来也是奇怪。

就在这种时候,竟然有人开始做空高价股。

因为昨天的大暴涨,刘学农一度担心买不到类似通用电气这类高价股,毕竟现在高价股都成了热门货,在效率低下的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到贵宾房让纽交所交易部的职员直接帮你操作,只靠电话或者现场窗口买卖,速度太慢,很可能就抢不到太多股票了。

可昨天起,就有人在抛售高价股,让他能轻松买到不少。

真是天降福星啊。

不知不觉在纽交所待了一个上午。

死死盯着大黑板的刘学农感觉眼睛十分疲劳。

说起来,今天上午果然还是受影响了啊。

“从开盘到现在,道琼斯指数下跌回了375点,我入手的这些高价股都在跌,虽然只是几块美元的跌幅,但”

刘学农叹了口气。

有点可惜,他赌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