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奈落>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169章 曹操以为是体验码,刘备激活完就拔网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曹操以为是体验码,刘备激活完就拔网线(1 / 4)

刘备跟诸葛兄弟、鲁肃一起,把对吕布的战略方针讨论清楚后,也就知道该怎么打发谒者仆射裴茂了。

此后几日,刘备就通过负责接待工作的简雍之口,大致向裴茂表达了几个意思:

首先,曹司空希望扬州军不要插手吕布之事,扬州军坚决照办,一定拥护朝廷的决策!

但是如果后续朝廷发现吕布棘手,改变主意了,又需要扬州军搭把手,那扬州军也绝不推辞!

只是改变主意时,要稍微提前一点通知,让扬州军能有时间调度人马、做好战争准备。毕竟如果时间不凑巧、刚好赶上扬州军主力正在奉诏对付贼臣黄祖,脱不开身,那就误事儿了。

裴茂对于这个表态,当然是非常满意。有了这句话,他也可以放心回去给曹操复命了。

至于刘备后面半段场面话,什么“如果朝廷觉得棘手,改变主意又需要扬州军帮帮场子”,裴茂坚信以曹司空之能,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所以这段纯属废话。

当然,考虑到曹操对刘备“不要插手吕布事务”的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圣旨的纸面上。所以双方都心知肚明,这个要求是额外附加的。

换言之,这是刘备出于友好、额外多做的承诺。曹操也该多给一点善意。

简雍暗示了这一点后,裴茂一度担心刘备一方狮子大开口。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简雍只是委婉、隐晦地提出了一点很容易实现的要求:

“刘备希望他的宗正官职是长期的,不会因为黄祖事务结束就被明升暗降拿掉”,让曹操给個非正式的任期保证。

因为双方都心知肚明,只要刘备不犯错,而且一直听朝廷的,曹操就只能给刘备加官,不能罢官。

将军号肯定是越往上越尊贵,不存在实权被褫夺的问题,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宗正就不一样了,宗正是附带实权的,地位却仅仅是九卿之一。如果曹操将来说“刘备又立了功,给他换一个九卿中排位比宗正更靠前的位置,比如太常卿”,那刘备是没法反对的。

自古给人以地位虚高而无实权的清贵官职,来褫夺别人的权力,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

裴茂理解了这层意思后,便心中暗忖:“刘备如此留恋宗正之职,自然是担心黄祖死后,如果朝廷收回,他就无法长期压制刘表。看来他对刘表是有野心的,这一点司空肯定乐于见到。

原先为了黄祖,宗正之职就至少要保持一年多。现在要换取刘备不对吕布发动武力进攻抢夺地盘,司空肯定要更大气些,估计加够三年之约,刘备也就满足了。”

思前想后,裴茂便暗示简雍,他回去后可以尽量说服曹操大气一点。但是曹操是否答应,他也没法保证。

简雍也表示,尊重是相互的,他完全理解。

这个利益交换就算达成了。

……

又过几日,裴茂在扬州吃好喝好旅游好,还享受了一些美女导游,终于满载而归。

刘备又非常客气地亲自到芜湖城东的长江码头,送裴茂上了大船,直到目送裴茂的坐船消失在天际流中,才策马回城。

回城路上,刘备也有些不解,私下里向骑马同行的诸葛瑾问道:“子瑜何以如此执念于宗正之职的‘三年之约’呢?做一年多宗正,和两三年宗正,也没那么大区别吧。”

原来,让简雍在陪客人吃喝玩乐时提出这个要求,正是诸葛瑾的手笔。

此刻事情已经大功告成,面对刘备的不解,诸葛瑾也只是老成持重地说:

“值此多事之秋,反正我们也没法从曹操处拿到更多实际利益,把仅有的实利官职确保延期,也算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了。

万一刘表后续会有变故呢?又或者将来我们有机缘对孙策动手时,主公如果还是宗正,想必能确保刘表不敢趁虚而入、与孙策夹击我们,或者至少是谴责、拖延一番,只要错开时间,对我们便有大利。”

而实际上,诸葛瑾当然还有几句心里话没说出来。

他的真实想法是:我知道曹操封刘备为宗正,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未来是动了再撤换的念头的。曹操不可能好心到一直让刘备当下去。

而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一年多一点之后,董承可能就接衣带诏了。一年半之后,衣带诏就事发了。

就算现在可能有点蝴蝶效应,衣带诏有可能延后,但自己让刘备跟曹操定一个“三年之约”,肯定够余量拖到那一刻了。

只要衣带诏爆发,曹操将来再有任何撤刘备官职的诏书,就都作废了。刘备可以说“这不是天子本意,而是天子被汉贼胁迫下所写的违心之语”。

原本只是租赁一年多的“宗正”,就彻底变成了永久性职务,再也撤不掉了。

这就是租房租成了房东啊!得有多爽!简直跟汉灵帝驾崩前那些买官的人差不多爽了!

当初汉灵帝卖官,县令每年四百万,太守每年两千万,付出去那点钱本质都是租金,不是永久买断。可买到汉灵帝驾崩前最后一个任期的人,就因为灵帝没了,董卓进京,每年重新卖官的制度崩了,结果租到最后一年任期的,都直接变为买断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